前段时间,一句带着点软乎乎语气的“咱们家风扇坏了,光转圈没有风,你能不能把它修好?”突然像长了腿似的,窜遍了各大短视频平台。视频里,女主小玉说话时那股天然的温柔劲儿,被网友戏称为“夹子音”,可偏偏就是这股不刻意的软萌,戳中了大家的笑点和模仿欲——有人捏着嗓子复刻这句话拍日常,有人把家里的风扇对着镜头“演戏”,连明星直播间里都有人拿“你家风扇坏了没”当暗号打招呼,一时间,“全网风扇集体罢工”成了最热闹的网络热梗,那条原版视频的点赞量几天就破了百万,评论区里全是“笑到打鸣”“我家风扇好得很,不敢坏”的玩梗留言。
但比网友玩梗速度更快的,是这对夫妻抓住流量的脚步。很少有人知道,在“风扇坏了”爆火前,大鹏和小玉只是一对住在出租屋的普通情侣。9月20号,他们就在那个不大的出租屋里办了婚礼——没有盛大的迎亲队伍,没有华丽的婚纱布景,可能就贴了两幅喜字,做了几道菜,请了身边几个朋友,简单得像一场普通的家庭聚餐。可婚礼结束的第二天,两人就收拾了行李,坐高铁赶去了杭州。谁也没想到,这场匆忙的出发,是为了3天后的直播带货。
9月22号上午,距离开播还有半小时,小玉在账号里发了条短视频。镜头里的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,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,声音比“修风扇”时还紧张:“马上要开播了,我真的好怕啊。咱们啥都不会,既不会喊口号,也不会介绍产品,万一搞砸了,给大家添麻烦可怎么办?”她还偷偷说,前一晚翻来覆去睡不着,脑子里全是“说错话怎么办”“没人买东西怎么办”的念头。旁边的大鹏见她慌神,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,语气很稳:“怕啥?咱们就是普通人试个新活,做得好就继续,做不好大不了回出租屋,风扇修好了照样过日子。”
就是这样一场“毫无经验”的直播,开播不到十分钟,直播间人数就冲到了3万多,后来还有网友留言说“我进去的时候都快7万人了,评论刷得比主播说话还快”。点进他们的账号主页能看到,商品橱窗里已经挂了129件好物,大多是9.9元的垃圾袋、29.9元的拖鞋、几十块钱的家居小物件,全是普通人日常用得上的东西。数据不算惊艳,但也实实在在——3225人点击了“跟买”,3480件商品被拍下,对于第一次带货的新人来说,这已经是不错的起步。
可流量一来,争议也跟着缠上了他们。评论区里,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:“一看就是剧本!哪有刚结婚就赶去带货的?肯定是早就想好要起号了”“那男的之前好像有其他搭档,现在换了人炒作,谁信谁傻”“声音也是装的吧,平时说话能这么软?无非是为了博眼球”;还有人扒细节,“婚礼视频里连个迎亲镜头都没有,是不是为了省成本拍剧本啊”“刚火就带货,果然流量的尽头是卖货”。
但支持的声音也一点不少,甚至更接地气。有人直接回怼质疑者:“人家带货怎么了?都是为了讨生活,你有本事也靠一句话火起来试试?”有人共情普通人的不易:“出租屋结婚,婚后立马去拼事业,这不就是很多普通人的样子吗?有流量抓一把,总比守着穷日子强”;还有人看得通透:“管它是不是剧本,愿意买就买,不愿意看就划走,互联网本来就是各取所需,没必要盯着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”。
评论区里还藏着不少有意思的“彩蛋”:有人顺着“修东西”的梗继续玩,“我家直播设备坏了,光有影没有声,大鹏能修不?”;有人盯着小玉的长相不放,“侧脸越看越像华春莹,那种国泰民安的气质,看着就亲切”;还有人操心起他们的未来,“好好选品,别辜负大家的关注,普通人能抓住一次流量机会不容易”;也有理性的声音在提醒,“不管多热闹,大家买东西还是得看需要,别被氛围冲昏了头”。
其实仔细想想,大鹏和小玉的故事,不过是互联网流量浪潮里的一个小缩影。每天都有无数个“风扇坏了”这样的偶然爆火,也有无数个普通人想抓住这束流量的光,试着改变生活。有人质疑剧本,是怕被流量裹挟;有人愿意支持,是懂普通人的挣扎。
对大鹏和小玉来说,这场直播或许只是一个开始——可能会因为紧张说错话,可能会因为选品不当被吐槽,也可能火一阵子就归于平淡。但就像他们开播前说的“试试就好”,对普通人而言,敢抓住机会去试,本身就不算输。而对看客来说,不必太较真“是不是剧本”,也不必太上头“必须支持”,毕竟,互联网的热闹会过去,好好过日子,才是每个人最实在的事。